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綠色電力交易專章》印發
8月23日,國家能源局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綠色電力交易專章》。旨在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體改〔2022〕118號)等文件要求,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推動綠色電力交易融入電力中長期交易,滿足電力用戶購買綠色電力需求。其中提到國家能源局負責綠證相關管理工作,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負責綠證核發。綠證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每月度結算電量,經審核后統一核發,按規定將相應綠證劃轉至發電企業或項目業主的綠證賬戶,并隨綠色電力交易劃轉至買方賬戶。應確保綠色電力環境價值的唯一性,不得重復計算或出售。
02|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及4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及4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制定《實施方案》對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是建立健全固定污染源監管核心制度,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排污許可制度提質增效。土壤污染問題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系統采取源頭防控措施,增強各要素污染協同防治效能,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風險。制訂實施《固定污染源廢氣 硝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固定污染源廢氣 磷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水質 苯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水質 阿維菌素B1a和阿維菌素B1b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等4項生態環境監測標準,有利于規范生態環境監測活動和支撐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
03|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發布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通報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5%;O3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6%;SO2平均濃度同比持平;NO2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3%;CO平均濃度同比持平。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0%,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由沙塵天氣導致的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0.9%,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3%。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發布
8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旨為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有關要求,推動能源重點領域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支撐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方案指出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推動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是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舉措。
方案要求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部署,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實施發輸配電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行動,實施風電光伏設備更新和高效回收利用行動,實施標準提升行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推動實施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 三改聯動”,輸配電、風電、光伏、水電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隨著《方案》逐步落實,中國能源領域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將顯著加速。多年來,中器深度踐行綠色發展戰略,持續追求科技創新,提升綠色能源效率,提供清潔能源最優解決方案,開拓推廣應用更深遠前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有效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十部門發文: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
8月24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聯合印發《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實施指南》。《實施指南》從創新引領、協同推進、開放合作、務求實效等四個方面,明確了推進雙化協同工作的基本原則。按照“323”總體框架進行布局,明確了各地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行業企業等雙化協同三類實施主體,為各類主體推進雙化協同工作提供指引和參考;明確了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化轉型等雙化協同兩大發力方向;明確了數字化綠色化基礎能力、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技術體系、數字化綠色化融合產業體系等雙化協同融合創新三方面布局。
323總體框架
實施指南旨在促進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長期以來,中器以科技引領,驅動數字技術與綠色技術交叉領域技術創新和應用普及,深度踐行探索實踐綠色新質生產力,積極響應攜手并進國家綠色轉型進程。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全球首制,試航成功!
8月22日,全球首制海上碳捕集及存儲業務船舶——“北極光先鋒”輪在大連海事局執法船艇“海巡0301”輪的護航下,順利完成首次出海試航。待正式交付后,該輪將成為全球首批專業服務于海上二氧化碳運輸與碳捕集及存儲業務的船舶之一。該輪總長約130米,型寬21.2米,結構吃水8米,入級DNV船級社,由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完成,是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通過應用轉子風帆及氣泡減阻兩種創新技術,滿足最先進的能效設計指數(EEDI PhaseIII)要求,是順應全球科技革命、綠色發展大勢的前沿產物,將為消減陸地二氧化碳排放作出積極示范。
“北極光先鋒”輪成功試航不僅是船舶建造領域重大突破,更為世界各國提供節能降碳新途徑。中器始終深耕綠色技術領域,探索打造更多綠色環保范例,助力開拓可持續發展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中器堅定“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助力城市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躬身踐行資源綠色循環再生行業轉型升級,在率先開啟上海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大型連鎖店及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項目后,升級運營“滬尚回收”全新場域,承擔城市可回收物回收、轉運,低價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置,打造再生循環利用樣板。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上海主場活動日當天,中器授領“上海市塑料類可回收物單獨回收典型案例”殊榮。中器持續探索新形勢下更精細化無廢治理新舉措新模式,解鎖更多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新路徑。生態之城、企業之力、大眾之心,三位一體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