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
上海這個“大物件”
變身了
外觀充分融合區域特色,與周邊環境風格相符、觀感和諧,組合式精細化分類、異形投口設計更加醒目和直觀,并融入兒童友好、綠色低碳等理念,傳達對于生活垃圾分類新風尚的倡導
垃圾桶悄悄升級了?
有的充滿童趣
有的換上銀色“制服”
雖然“顏值”各有千秋
但“內涵”卻十分統一
——體現無廢城市更精細化治理!
隨著上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戰略的實施,在追求可持續發展道路中,“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重要論述在上海得以生動實踐。
○上海綠色轉型三大成效顯著
1.法規政策保障:率先出臺實施《上海市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條例》,全方位推動能源、產業、生活消費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研究制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謀劃部署7大類別15個綠色低碳重大應用場景;
2.低能耗低排放支撐: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光伏裝機達348萬千瓦,風電裝機達107萬千瓦;累計推進綠色建筑4億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400萬平方米;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141萬輛,建成各類充電樁近84萬根;
3.全面踐行低碳新風尚:率先出臺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的行動方案,推動各行業龍頭企業成立綠色低碳供應鏈鏈主企業聯盟,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試點和塑料類可回收物單獨回收試點并形成典型案例。
中器“滬尚”光亮向綠使命
可回收物循環利用是國家全面實施節約戰略、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上海主場活動日當天,中器授領“上海市塑料類可回收物單獨回收典型案例”殊榮。
多年來,中器堅定“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助力城市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躬身踐行資源綠色循環再生行業轉型升級,在率先開啟上海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大型連鎖店及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項目后,升級運營“滬尚回收”全新場域,承擔城市可回收物回收、轉運,低價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置,打造再生循環利用樣板。
○中器致力于科技引領資源高效回收資源化利用,自主研發“智能垃圾分揀設備”“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屋”等數字化設施,開發“中E收”線上便民小程序,智慧化自動前端分類,大幅提高廢棄物回收效率,助力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
○中器創新打造“綠色共享、循環再生”新模式——“二手好屋”,便民惠民利民的閑置易物平臺,以“集傳展播”四維理念輻射循環經濟文化進社區,拓展舉辦主題活動,構筑綠色環保紐帶。在精心設計特色功能區內:幸福物品交換區、愛心漂流書籍區、電子產品流轉區等,不斷激發閑置物品二次生命、發揮綠色傳遞循環力量。點滴間“減碳增綠”加減法,助力打造更清朗、更靚麗文明街區、宜居城市生態新圖景。
中器“綠循環”,變廢為寶不簡單
“有研究指出,中國目前每年產生約100億噸的碳排放量,其中45億噸未來要依靠資源循環來實現減排。讓資源循環更流暢,廢品回收渠道的重塑以及提升循環再生產品的附加值,已迫在眉睫。”
從廢舊衣物到時尚新品,從廢棄塑料到環保建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類廢棄物,被賦予“合適的解決方案”重獲新生。中器將社會責任視為推動綠色發展重要力量,日復一日恪守綠色公益事業,多元化“引進來”與“走出去”矩陣普及,積極倡導“循環經濟附加值”,逐漸形成低碳新風尚價值認同。
寫在最后
中器靈動“滬尚”,持續探索新形勢下更精細化無廢治理新舉措新模式,解鎖更多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新路徑。生態之城、企業之力、大眾之心,三位一體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