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新一屆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
1月21日,新一屆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新一屆專委會工作規則,聽取了生態環境領域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和京津冀重大專項階段進展匯報。生態環境科技是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過去一年,生態環境部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科技體制改革部署,扎實推動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要深入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聯合相關部門編制“十五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做好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京津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相關重點專項實施管理,力爭早日產出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培育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推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02|2023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發布
1月21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單位計算了2023年燃煤發電、燃氣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生物質發電碳足跡因子和輸配電碳足跡因子以及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供各行業產品核算電力生產和消費產生的碳足跡使用。《2023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采用國際通行標準,研究發布符合我國實際的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填補了國內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空白,可供不同主體核算電力生產和消費產生的碳足跡使用,有助于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雙碳”目標。
03|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第四季度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分別發布
1月2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2024年第四季度(10—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1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PM10平均濃度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O3平均濃度為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7%;SO2平均濃度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NO2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CO平均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1—1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PM10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O3平均濃度為14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平均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CO平均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第四季度,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3%,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主要超標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1—12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0.4%,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主要超標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
圖片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發展清潔能源!
1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規劃》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著眼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從鄉村建設、鄉村發展、鄉村治理等若干領域提出了主要目標。到2027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規劃》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形勢新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科學謀劃、系統部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9個方面34項重點任務。
一 是優化城鄉發展格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二 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三 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收入增長。
四 是大力培養鄉村人才,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
五 是繁榮鄉村文化,培育新時代文明鄉風。
六 是深入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包括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七 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進農民福祉。
八 是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其中提到,優化能源供給,鞏固提升農村電網,發展清潔能源。
九 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圖片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國家能源局發布重要數據
1月2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4年12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交易數據。
2024年12月,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1.99億個,同比增長2.12倍,涉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5.8萬個,同比增長21.29%,其中可交易綠證1.46億個,占比73.29%,2024年11月份可再生能源電量對應綠證1.59億個,占比80.04%,綠證核發進入以當期可再生能源電量為主新階段。
2024年1—12月,國家能源局共計核發綠證47.34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1.58億個。截至2024年12月,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3.79億個。基本完成對已建檔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2022年6月以來歷史電量綠證核發。
2024年12月,綠證單月交易量首次破億,全國交易綠證1.14億個,創歷史新高,其中隨綠電交易綠證2155萬個。2024年1—12月,全國交易綠證4.46億個,其中隨綠電交易綠證1.69億個。截至2024年12月,全國累計交易綠證5.53億個,其中隨綠電交易綠證2.38億個。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8部門通知!
1月2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
《目錄》遴選了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7大類產業112項先進綠色技術,列明了每項技術的工藝技術內容、主要技術參數、實際應用案例、生態效益等。各有關方面可據此了解相關技術的主要原理、路徑方向以及應用場景和實施效果,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推廣和使用。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01
援滇干部考察團蒞臨中器綠循環公益中心,共話綠色夢想
1月22日,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會長王希佳帶組織協調下,靜安區發改委、人大辦公室、紀檢委、衛健委、投資促進中心、商務委及彭浦新村街道黨工委等一行援滇領導干部,蒞臨中器綠循環科普中心參訪,實地調研資源循環再生變廢為寶的應用場景。
02
群賢畢至·智繪發展——宿松縣委書記曹曉革率隊蒞臨中器調研考察
1月23日,宿松縣委書記曹曉革、副縣長水濤、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祝志斌、縣委辦主任朱敏、上交所掛職領導范斌、招商中心主任劉凡、駐蘇南招商聯絡局局長石雪峰一行領導蒞臨中器集團總部調研考察,旨在加強滬皖聯動合力助推三角一體化,賦能家鄉區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中器集團董事長張學旺等全程陪同接待。參加此次座談的還有:周學兵、吳海濤、吳金美、韋偉、趙紅兵、張勇等嘉賓共同參與。
03
中器集團進軍工程車輛車容車貌管理,獲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推宣
車容車貌是上海市容環境、城市形象、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整潔有序的車輛如同一座城市的流動名片。
作為美麗上海建設踐行者,中器多維度提升車容車貌全面保障市容環境,運輸車隊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確保每一輛作業車輛以最佳狀態出車行駛;中器自主開發《車輛管理智慧平臺》,運輸車輛管理更加“精細化、高效化、綠色化、智慧化”,開啟綠色智慧運輸新時代,持續為上海城市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