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定調2025!財政部明確: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12月23至24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5年要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提到: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02|國家發改委公開征求意見:支持綠色電力應用,助力綠電接入
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全面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旨為按照《能源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高品質用電需求,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29年,我國基本建成辦電便捷化、供電高質化、用電綠色化、服務普惠化、監管協同化的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勢的用電營商環境一流城市,建設一批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用電營商環境標桿地區,發展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用電營商環境特色城鎮和鄉村,帶動全國城鄉“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整體提升,人民群眾辦電用電獲得感滿意度顯著增強。其中特別提到:服務低碳轉型,踐行用電綠色化。服務綠色出行,切實保障群眾綠色出行需求。
03|新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
12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石化、電力、鋼鐵、建材四個行業的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鼓勵四類行業打開大門,用線下參觀或云參觀的形式向公眾開放,旨為貫徹落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部署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此次將開放單位拓展到了石化、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這四個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同時這四個行業本身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也是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對象。發布新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將有利于進一步保障公眾的生態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激發公眾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相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04|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發布
12月2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4年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平均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O3平均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1%;SO2平均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平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CO平均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3.8%,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3%,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由沙塵天氣導致的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0.5%,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推動交通運輸綠色智慧轉型升級
12月23日,新華社訊,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旨為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見》表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是有效銜接供需、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重要基礎。《意見》提出:
推動交通運輸綠色智慧轉型升級。按規定開展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保障規劃實施與生態保護要求相一致,強化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數據共享。完善交通運輸裝備能源清潔替代政策,推動中重型卡車、船舶等運輸工具應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加快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深入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持續實施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提升資金保障能力。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設立多式聯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等產業投資基金。
中器以低碳科技綠色擴容布局,打造專業化、規范化、智能化綠色運輸應用場景,積極構建綠色交通運輸提質增效。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國際觀察:歐盟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將面臨極大阻力
12月26日,新華社訊,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協議將于本月31日到期,烏總統澤連斯基日前表示不再延長與俄方相關協議,引發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對于能源供應的擔憂。美國彭博社報道說,盡管不少歐盟國家近年來開始轉向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但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依然是便利、實惠且能在自然條件不具備時滿足需求的基荷能源。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可再生能源占歐盟能源消費總量的24.5%,距2030年的目標數字42.5%遠差18個百分點。歐盟一直未能找到完全替代俄能源的方案,隨著歐洲通脹不斷加劇,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將面臨極大阻力。
新華社發(亞歷山大攝)
新華社發(弗爾季·奧蒂洛攝)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全文來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首次修訂。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法律層面明確科普在新時代的定位:國家把科普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強科普工作總體布局、統籌部署,推動科普與科技創新緊密協同,充分發揮科普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中的作用。同時,將“國家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作為總體要求之一,突出了新時代科普工作的價值和使命。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增加了“科普活動”一章,從支持科普創作、發展科普產業,加強重點領域科普,加強科普信息審核監測和科普工作評估等方面,支持促進科普活動。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規定,組織和個人提供的科普產品和服務、發布的科普信息應當具有合法性、科學性,不得有虛假錯誤的內容。網絡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傳播虛假錯誤信息的,應當立即采取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新增了“科普人員”專章,圍繞建立專業化科普工作人員隊伍,鼓勵和支持老年科學技術人員積極參與科普工作,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和完善科普相關學科和專業,完善科普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等內容作出規定。
中器集團傾力打造的綜合性科普“綠色場館”——中器綠循環公益科普中心,作為靜安區科普示范基地、精細化便民普法點、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以及彭浦鎮垃圾分類科普展示廳、以及少先隊雛鷹爭章聯盟打卡點位,以深化科普教育、鏈接科普資源為抓手,為大眾提供開放包容的優質公益平臺,共筑共享科普、實踐、服務一體的成長生態圈。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01 十二年見證·行業之聲 | 張學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12年12月26日,《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處理管理辦法》(滬府令97號)正式頒布。十二年間,上海市針對餐廚廢棄油脂收運、處置環節的監管方式從粗放走向精細,全程閉環管理體系從建立走向健全。2024年截至目前,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日均收運量為351噸,是2013年97號令實施初期的2.7倍;餐廚廢棄油脂日均處置量為263噸,是2013年97號令實施初期的3.1倍。
中器環保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旺表示:“中器自2004年起步,彼時餐廚廢棄油脂的處置還處于較為粗放狀態,法規不盡完善,市場認知度低,尤其是銷售環節的瓶頸,使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歷經波折。伴隨立法的完善,管理舉措的深入,數十年來,在上海市各級餐廚廢棄油脂管理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我們不斷強化科學管理,重視技術創新,成功將餐廢油脂轉制生物柴油進駐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推動了餐廚廢棄油脂資源化利用。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主業,不斷創新科技,守法誠信經營,秉持‘利他’情懷,傳承發展循環經濟,為‘雙碳’目標與‘無廢城市’建設不懈努力?!?/p>
02 初心不忘,燃動青春 | 靜美萬家,共筑綠色聯盟
12月23日,彭浦鎮舉辦“靜美萬家”文明巡游主題活動,“潮”青春·引領文明風尚——領巾風尚文明實踐地圖發布,中器綠循環公益中心領取風尚手冊3.0,標志中器作為區鎮少先隊員雛鷹爭章聯盟項目正式啟動。中器綠循環公益中心作為專注環保風尚特色的少先隊雛鷹爭章聯盟打卡點,專門設立環保創智五星爭章任務,以此智潤綠色生態環保興趣,激發節能降碳創新精神,培育青少年成為利國利民、建設生態強國的后備軍力量。
此前,中器綠循環公益中心與彭浦鎮團委共同簽署“聯盟共建協議書”,致力深化青少年公益領航綠色環保事業發展。雙方通過政企聯動資源優勢共享,使各項共建服務更貼近青年需求和區域建設管理需求,共同打造服務青年、增強青年志愿創新意識的高質量實踐教育陣地。
03 雙旦快樂 | 環環與您共話新語心愿!
12月24日,公益環保迎雙旦,共話2025嶄新愿景。環保創意手作、回顧往昔奮進歷程、展望未來無限可能,中器綠循環形象大使“環環”與大家歡聚一堂凝心聚力,激發環保深蘊正能量,暢談綠色家園美好憧憬。
近年來,中器公益品牌活動陸續開展專題講座、課程等一系列環保綠循環項目,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多元模式,萌啟環??萍继剿髦R搖籃,釋放循環再生資源創新空間,贏得社會各界的積極關注與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