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二十國集團環境與氣候可持續部長會議召開
10月3日,由外交部、生態環境部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并發言二十國集團(G20)環境與氣候可持續部長會議。會議深入探討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保護、廢物及循環經濟等議題。會議期間,中方與G20主席國巴西、德國、挪威、丹麥、澳大利亞、沙特、新加坡等國環境與氣候部長級代表以及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等開展了雙邊會談與交流。中方指出,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積極建設性參與全球塑料公約談判進程,為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做出了中國貢獻,提出了中國方案。
02|2024年8月和1—8月上海市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9月30日,上海環境發布2024年8月和1—8月上海市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2024年8月,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達到或好于Ⅲ類斷面占57.6%,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Ⅳ類斷面占39.5%;Ⅴ類斷面占3.0%;無劣Ⅴ類斷面。2024年1—8月,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優Ⅲ類斷面占97.8%,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Ⅳ類斷面占2.2%;無Ⅴ類和劣Ⅴ類斷面。
03|10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9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上半月(10月1日—15日)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10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長三角區域北部、東北區域南部、華南區域珠三角大部和湖南湖北局地、西南區域重慶和四川局地、西北區域東部等地部分城市個別時段可能出現輕度污染。受沙塵天氣影響,新疆南部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若干方案
9月30日,生態環境部①審議并原則通過《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指出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一要突出“三水統籌”、系統治理;二要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效,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三要積極推動水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水源涵養區、生態緩沖帶和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四要保障河湖基本生態用水,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監管;五要堅持國家統籌指導、地方推進落實、部門強化支持。②審議并原則通過《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4—2030年)》,強調一要堅持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二要及時跟蹤研判相關行業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發展情況,以高水平履約推動相關行業高質量發展。
河湖與臭氧層問題是美麗中國建設關鍵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中器深耕環境綜合治理各領域,迭代創新生態技術工藝,持續加大產學研投入,緊跟政策引導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建設美麗中國新常態。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10月3日,新華社電,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我國先后啟動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我國碳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成,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建成,碳市場數據質量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國碳市場實現了穩起步、穩運行,市場活力穩步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4.76億噸、成交額達279億元,碳價在每噸90元左右波動,總體處于合理水平。下一步將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發布更多方法學,納入更多參與主體,嚴格監管碳市場數據質量,著力構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碳市場建設是實現“雙碳”戰略重要舉措,中器致力于節能降碳,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研發、無廢城市建設等各領域探求綠色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碳市場建設蓬勃發展。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多方共促符合我國國情的碳足跡標準通則落地實施
9月30日,人民網電,在“雙碳”背景下,我國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通則國家標準《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于今年10月1日實施。該標準借鑒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國際標準,為我國產品碳足跡核算國際互認奠定了基礎,也增加了數據地理信息內容,更具有可操作性,體現了中國特色。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內在需求。
同時,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基于地理位置開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GIS-LCA)軟件,積極踐行我國產品碳足跡標準《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促進我國碳足跡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標準化、國際化,助力構建適應我國國情的碳足跡管理體系。這是首次提出將生命周期評價的4個階段與地理信息系統相融合,為我國碳足跡精準核算和管理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技術支撐,幫助政府、企業等及時、準確、可靠地核算碳足跡,對支撐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將發揮底座作用。
中國技術成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中器以綠色工藝與環保科技創新實力作為企業發展核心要素,孜孜以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更好發揮減污降碳新模式引領示范效應。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10月3日,為慶祝偉大祖國的75周年盛世華誕,中器特別奉上“綠動國慶福利大放送”活動,倡導綠色生活環保理念,將“變廢為寶”融入日常。此次活動特別放送環保禮物與國同慶,活動截止時間至2024年10月31日,數量有限,先到先得!